
电白区林头镇木院垦造水田项目。通讯员 李峰 摄
严守耕地保护红线
确保粮食种植稳产增产
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,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,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,扎实开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工作,确保农地姓农、耕地姓粮、良田粮用。
2022至2023年间,全区稳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,累计完成复种面积2.14万亩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以“小块并大块”加速实现“良田成片”目标。近三年,全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9个合计8.34万亩,灌溉水利设施工程均已竣工并投入使用。截至7月底,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8.96万亩。

电白区小良镇高标准农田。通讯员 何伟 摄
提升农机装备水平
助力粮食生产提速增效
以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为核心,积极调整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,如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谷物烘干技术,目前全区在建谷物烘干项目9个,预计建成后日均烘干能力可增加380吨。落实农机购置补贴,区农机服务中心深入镇街为农户集中办理补贴业务,打通便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2023年全区共受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6万元,成功补贴购买农机具5626台(套),受益农户1946户。配合做好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联合体培育工作,开展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及现场观摩会共9班次,累计培训人员约592人次,加速孵化农机操作“土专家”。2023年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7.27%,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81%,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显著提升。
推广农业托管经营
提升农田连片生产效率
引进农业社会化组织托管土地,以机械化生产促进零星化、碎片化农田规模化、集约化利用。
2023年全区农业托管土地面积38万亩,托管后的水稻种植成本下降13%左右,亩均增产15%以上,农户增收20%以上。以耕地规模化、集约化利用促进全区各类种粮主体迅速发展,持续提升种粮效益。据农业部门调查数据显示,全区已有包括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在内的各类规模种粮主体157家,其中连片规模种粮面积50亩以上76家,规模种粮总面积达1.44万亩。
深入落实惠农政策
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
发挥农技人员主力军作用,组织农技“轻骑兵”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,提高政策知晓率、科技入户率。如通过科技下乡及开展科技集市、技术培训讲座等形式,向乡镇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、专业合作社、农业企业发党粮食助推技术明白纸共5000多份,帮助广大农户及时了解掌握2024年度粮食主推技术要点等。加强耕地质量及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护工作,严格足额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、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政策,确保补贴及时、足额发放到户。
2023年全区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760.1万元,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52.29万元;2024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087.59万元,同比提升6.86%,以“真金白银”全力支持粮食安全生产。